喀什“特区”的建设步伐并没因寒冬来临而放缓。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国家和自治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对喀什国际免税广场A、B楼工程进行正式审查,该工程顺利通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
喀什国际免税广场A、B楼项目又称喀什双子塔,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4943.8平方米,由裙楼和两栋58层塔楼组成,建筑高度280米,是目前新疆第一高楼。
日前,喀什发展集团副总裁、喀什双子塔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栾天全告诉记者,喀什开始兴建10万平方米的喀什国际免税广场的商铺预售顺畅,广大投资者积极踊跃。
“喀什自然生态资源脆弱,不适合发展重工业,但是它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绝对区域优势,以金融、旅游、商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流动经济符合自身条件,这将成为未来喀什经济发展的支柱。”前不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郭湘闽来到喀什,进一步印证他早先提出的喀什发展流动经济的理论。
郭湘闽自称是喀什“特区”建设的探路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在喀什建设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的开发区伊始,他便来到喀什,为这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郭湘闽基于喀什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喀什应该学习新加坡的经验,以发展“第五代城市”定位自己今后的目标方向。他强调这一提法绝非是炒作概念,而是确确实实想探索出一种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喀什要开辟出一条非传统的城市发展道路。”
他说:“城市发展模式大多依赖大量资源的投入,以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资源密集型产业扩张为特征,而喀什处于生态相当脆弱的区域,不可能通过大量土地建设、工业发展来开发,以往的城市发展经验不太适合喀什快速崛起的需要。”
郭湘闽多次到新加坡考察,对新加坡发展模式相当熟稔,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加坡建国以后,没有走一产、二产这样一个传统路径,随着旅游业和金融业升级的完成,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金融和商贸的枢纽。
他说,当前“流动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它有几个特点:依靠信息流、人脉流、资金流赚钱;符合低能耗、低资源投入、低资金投入的趋势;具有快速滚动,信息、人员、资金高速循环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短短几十年里有诸如新加坡、迪拜等一批流动型新城的崛起,为喀什发展“流动经济”提供各方面很好的借鉴。
|